关灯
护眼
字体:
《唐出没》第200章 扫盲1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听完李震道的汇报,李二满意的点头,赞赏道:“这次事情,办的不错。”

若没有李震道的及时出手,稍稍耽误几日,也不会有这么大收获。

大唐整个石炭矿,李震道拿下了三成半,李渊那边拿下了六成。

关键是拿下这么的石炭矿,付出了代价并不多。

不管李震道,还是李渊那边,带去的钱财,至少又拉回来一大半。

还有半成,是在有名望之人的名下。

李震道不拿出身份,是见不到那种大人物。

何况亮出了身份,更加的引起对方的警觉,得不偿失。

双方人马,大肆的购买石炭矿,随着时间的流逝,滞后的消息也传播开。

已经引起拥有石炭矿的人警觉,可惜已经晚了,他们手里的都卖出去了。

各大世家也不是吃醋的,在李二和李渊享受胜利的果实时,点点细节已经被世家贯穿起来。

在想反回收回去,已经不可能了。

他们不知道皇家收购石炭矿,想要做什么。

但不妨碍他们的猜测,这其中的源头只有一个,就是那个点石成金的孩子。

一旦事后证明,石炭是能赚大钱,李泰与世家的仇怨,又会加深一层。

“卑职都是指示陛下办事,跑跑腿,出点苦力。”

面对李二的夸赞,李震道不敢全盘接受,稍稍谦虚一下,顺便拍拍李二的马屁。

马屁拍多了,李二早已习惯,说道:“既然你回来,后面还有事情,需要你去办。”

购买石炭矿的事情,还没有结束,李渊这边又开始购买铁矿。

可惜的是,铁矿不同与石炭矿,想卖的人不多。

之前李渊能买到一个铁矿,也是运气使然。

不过还是引起李二的警觉,不像之前的那次,认为是在迷惑他人的视线。

最重要的是,自家孩子那里,好像也有一个铁矿,是从萧家那边拿来的。

正好李震道回来,让继续监视着。

对李震道的办事,李二很放心。

……

李泰带着一帮侍卫来到炼钢厂,秦天佑早已带着众人在厂前迎接。

军营里的操练,交给胡麻子来带领,按照大唐原有的操练之法。

毕竟战场上的杀敌之法,李泰不懂,自己更不希望,自己的部下,被自己训练成一群仪仗队,那样真是得不偿失。

进入炼钢厂,挥手让其他人退下,仅将秦天佑留下。

拿出关于炼钢厂计划书的部分,平摊在案桌上,给秦天佑讲解炼钢的设备制造。

如何将铁炼制出来,李泰懂的不多。

但关于这设备方面还是懂得不少,因为现在没有电力,李泰只能将炼铁的设备改动。

使其尽量符合现在大唐的发展要求,能运作起来。

李泰讲了好几遍如何打造这设备,以及技术方面的要求,秦天佑最终才记下来。

为了怕对方忘了,不仅将设备方面的图纸留下,还交代秦天佑,遇到不懂的问题,到军营找自己。

秦天佑连连点头,见魏王将正事讲完了,吩咐人给魏王上白水。

对于李泰的这个习惯,秦天佑出于有心人,早已记在心中。

李泰喝几口白水,看看秦天佑欲言又止的模样,问道:“你找本王还有其他事情?”

李泰今日能来炼钢厂,是因为秦天佑让人报信,基建设施已经差不多了,剩下的事情,都交给孙道明安排的建筑队。

秦天佑脸上堆满着笑容,搓着一双粗糙的双手,回道:“殿下,您看您什么时候能派个识字的人过来?”

“咱们这些大老粗,也记不下您说的那些试验数量呐!”

李泰沉吟道:“不急,本王会给你们派的。”

并不是每个工坊,都有像陈二毛的水泥厂那样,有识字的人。

毕竟是自己的身边人,在私心下,李泰给了陈二毛不少优待。

不然陈二毛也不会再同时进行时,别人还没有将基建设施做好,他就已经开始研发。

秦天佑弯身给李泰加满白水,讪讪道:“要不殿下,您自己办一个私塾?”

说完之后,秦天佑小心翼翼的看看魏王,生怕魏王呵斥。

秦天佑说这话是有私心的,谁不想望子成龙,谁不想自家孩子以后出息。

自己的几个儿子,算是定型了,跟着自己一样吃老本行。

不是还有孙儿吗?

几经接触下,秦天佑认为魏王心慈善良,即便不同意自己的想法,也不会惩罚自己。

为了自己的后辈,秦天佑狠狠心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李泰端起水杯,沉声道:“实不相瞒,私塾,本王肯定是要办的。”

“最迟会在明年,会不会提前,本王还得想想。”

听到魏王早已有这个想法,秦天佑不由脸色涨红,自己这是多此一举,小聪明用错了地方。

还是踟蹰道:“殿下,您看,老汉的儿孙,能进私塾吗?”

私塾是有了,万一不对工匠们的后代开放呢。

李泰呵呵一笑,说道:“关于私塾的设想,本王早已与马县令谈过,只要是华亭治下的百姓,都会有进入私塾的机会。”

李泰并没有完全告诉秦天佑的自己的全部设想,毕竟身份摆在那里。

其次万一传播出去,自己的计划,腹死胎中怎么办?

因为两人聊设备制造时,所花时间居多,正好快到午膳时间。

在秦天佑的邀请下,李泰没反对,就应了下来。

在期间,李泰吩咐自己的侍卫,回军营帮自己将所有的计划书都带过来。

既然炼钢厂的基建已经差不多,那其他的工坊,估计也是相差不远。

用膳之后,李泰再次走访各个工坊。

遇到即将完工的工坊,李泰再次停留下来,给他们将设备制造,讲解一下。

若还有一段距离的,就告诉他们,及时通知自己。

可惜时间有限,工坊没有走完,能准备下一阶段,关于设备的,只指点了三个工坊。

回到军营,天色已经变黑。

和将士们一起用膳之后,后面的歌唱晚会,李泰就没在参与。

今日与秦天佑的交谈,以及在工坊的一番询问。

给李泰打开了一条思路。

“夜校”,“扫盲”。。

若工匠以及各个工坊的领头,都识字,还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上门给他们讲解么?

一份计划书发下去,让他们自己琢磨即可。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随机推荐